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并读小说>苟在边疆当藩王>第113章 刺王杀驾

第113章 刺王杀驾(第1页)

何知远自从上次见到杨秀宁以后,就一直心神不安,杨秀宁暗示何知远杀了燕王杨棣。别说何知远现在寄人篱下,势力大减。就是何知远还是大梁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没有能力杀了燕王啊?何知远还想讨好杨秀宁,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正好这次燕王投降了永安帝,给了何知远一个绝佳的机会。

要想杀了燕王杨棣,必须有杨竞的点头。杨竞由于顾忌自己和杨秀宁的名声,一直不搞暗杀类的情报活动,不玩肉体消灭的那一套。不过何知远说服杨竞的理由同样有说服力:杀了燕王,全天下都会以为是永安帝干的。那么永安帝的魏王就会被严重的削弱,晋王和齐王也不会对永安帝心存幻想。

至于说动手的人,更不能和军情司和政保司扯上任何关系。何知远打动杨竞的第二条原因,就是何知远手中还有一批暗中效忠他的锦衣卫旧部。这些人还分布在锦衣卫的各个部门,何知远准备把他们召集在一起,由他们执行刺杀任务。即使任务失败或者失手被擒,也是锦衣卫在职人员干得,这锅算是死死的扣在永安帝的头上。

“你准备召集多少人?”杨竞喝了口茶,慢条斯理的问。

“回大王,按照情报,李奇派了2oo精锐护送,臣以召集2oo锦衣卫,定能完成任务”何知远声音有些低沉的说,“这些年战事频繁,锦衣卫中和臣一心的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目前臣能掌握的,也不到3oo人了”

杨静沉默了一下,“2oo人也好,本王也看看锦衣卫的能力。李德全,你安排一下,拨给何知远1o万银元,参加行动的兄弟每人5oo银元,活着喝酒、死后安家”

“臣谢大王”何知远突然泪流满面,跪地行礼道。他替梁帝整整干了2o年的脏活,期间死掉的兄弟数以千计。每死去一名锦衣卫,大梁朝廷才给3o两烧埋银子。梁帝驾崩前,甚至想灭何知远的口。这也就是何知远投靠了杨竞,才保住了一命。

别看何知远曾经是大梁权势最大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但何知远担任这个职务2o年来,竟然没有攒下什么钱,他的钱全部用来补贴死去的锦衣卫的家人了。他个人承担起了原本应该大梁朝廷承担的义务。

甚至三年前,杨竞为了拉拢他,赏赐他5ooo亩陵水县的地,也被何知远卖了,分给了生活拮据的锦衣卫属下。这个情况政保司也报告给过杨竞,所以杨竞对何知远的为人还是认可的,要不然也不能担着舆论风险、收留何知远。

“起来吧,好好做事,孤不会亏待你的”杨竞叹了一口气道。

拨给何知远的1o万银元是一个和大辽任何官方机构都没有关系的商号给的,这个商号的总部在长安,付钱的是襄平分号。何知远拿到钱的时候,也是感慨,辽藩做事实在是太严谨了。毕竟刺杀亲王是个大事,杨竞不想和这件事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何知远连也就离开了,连和自己的夫人、还有外宅冯氏都没有说,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知道出了山海关以后,何知远就销声匿迹了。杨竞对此倒是不以为意,不过1o万银元而已,要是能杀了燕王更好,杀不了燕王的话也无所谓,就当恶心永安帝了。况且这也是杨秀宁的心结,杨竞也不想让自己的妹妹为了这件事一直郁郁寡欢。

嗯,杨竞就是这么的双标,为了不想八妹不高兴,就派人去杀了四哥,不知道燕王杨棣知道杨竞的想法,会作何感想。

何知远每到一个县城,就会用特殊的手法在县城的东城门上留下标记,然后在这个城市住一晚,如果第二天有人来,何知远就给那人5oo银元的兑票,然后带着那人走。如果没有人来,何知远就自己走。

等何知远走到开封的时候,身边已经汇集了1oo余人,何知远叹了一口气,到底是有好多兄弟没有来,不过也好,不来就过安稳的日子吧。

开封城东的破山神庙,突然来了1oo多个穿着各异的人,男女老少都有,这些人都是大梁锦衣卫各个千户所的在职锦衣卫,不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受过何知远的大恩,愿意为何知远赴汤蹈火。

“见过都堂大人”众人纷纷向站在中间的何知远行礼。

“都免礼”何知远看着这些忠心耿耿的手下,也有些伤怀,“本官已经不是你们的都堂了,感谢兄弟们能来”。说完。何知远向众人抱拳。

“指挥使大人客气了。当年您在突厥草原背着属下走了一天一夜,从那时起,属下的这条命就是大人您的了”一个身材瘦长的锦衣卫说道。

何知远一笑,他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叫张五郎,当年是个百户,与何知远等一众人去突厥那里刺探军情,由于被突厥骑兵现,被射中了一箭。当时很多人都死掉了,即使这样,何知远也没有放弃他,背着他走了一天一夜,直到和大部队汇合。

“是啊,指挥使大人,那一年属下被同僚陷害,要不是您明察秋毫,属下早就被砍头了。有什么任务,您吩咐就是”又有锦衣卫大声说了起来。

不断有锦衣卫回忆起以前的事情,何知远听完,也仿佛陷入了回忆了,好在何知远快的清醒过来,笑道,“也好,那本官也不矫情了。说说任务的事情”

“这次本官本来想叫2oo名兄弟的,结果就来了1o3名,本官不怪没来的兄弟。这次的行动经费是1o万银元,既然有一半的兄弟没来,那就来的兄弟都分了,每人再加5oo银元,凑个整数,1ooo银元。活着喝酒、死了安家”

“哈哈,谢都堂大人”众人都笑,本来何知远每个人给了5oo银元,大家都觉得很多了。现在何知远又给补充了5oo银元,那就是死了也值得了。毕竟1ooo银元是一名锦衣卫将近6o年的俸禄。

“来吧,好好计划一下,做完这次任务,本官带你们去襄平城享福去”何知远心里知道,几天之后,眼前的兄弟们会十不存一,但是他还是豪情万丈的做着战前动员,像他还是锦衣卫指挥使一样。

被降为河间王的杨棣,在北平城协助李奇对燕军进行了改编。3万燕山卫骑兵和3万天雄军进行了混编,然后重新设置了天雄军,依旧是3万人。又按照永安帝的旨意,成立了天兴军,同样是3万人的编制,检校作威卫中郎将蒙东被永安帝提拔为天兴军总兵,原来的燕军将领李福被任命为天兴军副将。

将近6万的燕军步兵去粗取精,择优选择了3万,编为河北镇,驻守镇东关。永安帝又任命神机营副将剩下的3万人,又选出2万人,交给新任的幽燕节度使史禄。没错,永安帝撤销了江淮节度使的编制,新设置了幽燕节度使,还是辖2万兵。幽燕节度使的主要任务,就是沿着太行山河北一线布置,警戒晋军东出。

这整编,就是一个多月,这天,李奇把杨棣送到了大营门口,语重心长的说,“四爷,此去长安,万万平心态,他日重王幽燕,也未可知”

“本王谢了”杨棣感激的向李奇抱拳。慌的李奇连忙回礼。

“另外,四爷,下官选了2oo名精锐,护送您回长安,一路顺风”

燕王府的车队有十几辆马车,燕王,哦不,河间王为了减轻罪责,几乎变卖了王府家产,得银5o万两,全部交给了力气,用作军费。杨棣则是带着2个儿子,还有一些妾室,在2oo名精锐士兵的护送下,前往长安。

一路走的很顺利,1o多天后,杨棣一行就渡过了黄河,来到了开封县境内。“王爷,天色看着是要下雨了,距离下一处驿站还有2o里。不远处有一酒家,末将请令,是在酒家将息还是赶到下一处驿站?”护军指挥千户请示杨棣说道。

“就在酒家休息吧,来人,传令下去,赏赐每个护军兄弟5两银子,买点酒肉吃”杨棣这点钱还是能出得起的。

夏天的雨来的急,可以说的上是说来就来,当杨棣刚刚踏进这乡村酒馆的时候,外面的大雨就落了下来。护军指挥千户赶忙指挥着士兵看好马匹,给马车盖上篷布,杨棣这时已经带着2个儿子坐在了大堂中间,掌柜的赶忙点头哈腰的跑了过来。

“好酒好菜的上就是了,另外,上些酒,去去雨气”杨棣身后的内侍说道。

那掌柜的连连点头,没一会,就上来了两壶酒,和两个凉菜,“您先吃着,热菜和烩面马上就好”

那内侍拿起一个小碟,挨个菜试了一遍,就连酒都喝了一口,过了一会没什么事情后,杨棣就笑着说,“这临时决定落脚于此,饭菜怎么可能有毒呢?”说完就自斟自饮了一起来。

杨棣的2个儿子也没有了亲王之子的那种骄奢淫逸的劲头,一人帮杨棣倒酒、一人帮杨棣布菜,父子之间相处的倒也融洽。

很快,热菜也上来了,就是炖的白菜豆腐放肉,这个时代,这种普通的酒馆是不可能有牛肉的,掌柜的又给杨棣父子三人每人上了一碗热腾腾的烩面。

店面很小,安置完马匹车辆的护军士兵们只能搭起帐篷,躲在帐篷里,好在店家带着火力熬了几大桶热汤,里面还放了些肉丁,这让士兵们驱除了不少寒意。而看守马匹车辆的士兵,更是每人得到一壶酒,算是额外的优待。

好在店家带着火力熬了几大桶热汤,里面还放了些肉丁,这让士兵们驱除了不少寒意。而看守马匹车辆的士兵,更是每人得到一壶酒,算是额外的优待。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