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书友点击:

说实话,现在位份低的永常在,福气可比忻妃大着呢。

果然不出几日,永和宫传来忻妃突然要临产的消息,永和宫顿时乱成一团,太医们也都聚集在永和宫。

舒妃:“这怎么才八个月,就提前临产了?”

颖妃:“忻妃日日招摇,这肚子的孩子也想早点出来,也不奇怪。”

庆妃:“这都一夜了,还没有生下,虽然我没生过孩子,但是我们民间都传过一句话,七活八不活,忻妃生的如此艰难,怕是会不好。”

林彦彦转身命秋舫去打听一下永和宫的情况,秋舫很快回来了,说忻妃昨天傍晚见红开始发作,已经整整生了一夜也没有生下,凌晨的时候皇上、太后和皇后都已经赶去永和宫了。如今已经是上午,太后回慈宁宫歇着了,皇上和皇后还在,忻妃已经晕过去几次还没生下。

令贵妃:“按理说不应该,忻妃已经生过两次孩子了,又不是头胎,怎么会生的这么费力。”

令贵妃的第一胎生产的时候费力些,后面就越来越轻松。

直到傍晚都没传来永和宫诞下皇嗣的消息,林彦彦虽然知道差不多的结局,但是孩子是无辜的,也一直在默默的念经。

天已经黑了,舒妃打了个哈欠:“我们都回去吧,看来这永和宫,还是没消息,不等了。”

正当其他人都准备离开永寿宫回去歇着的时候,秋舫匆忙走进来。

舒妃道:“怎么样?生了吗?”

秋舫:“生是生了,可是是个死胎!”

颖妃胆子小,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令贵妃立刻问:“那忻妃呢?”

秋舫:“据永和宫的人说,忻妃难产血崩,太医们正在抓紧救治。”

林彦彦:“你们先回宫去,我和令贵妃去瞧瞧。”

林彦彦和令贵妃刚走到永和宫附近,就听到永和宫传来哭声,进到永和宫的时候,皇上和皇后都是一脸的悲伤和严肃。

太医跪在地上磕头,接生嬷嬷浑身是血,也在不停的磕头。

皇后见两位贵妃来到:“你们来晚了一步,忻妃和小阿哥都已经薨了!”

林彦彦和魏铭心跪下请皇上节哀,皇上叹气:“皇后,传朕旨意,忻妃的丧仪一切皆按照贵妃的位份办理,派人去慈宁宫告知太后,并派人出宫安抚戴佳氏一族。”

皇上看向富察青宴和魏铭心:“你们两个留下配合皇后处理忻贵妃的后事吧。”

皇上带着李玉回养心殿了,忻妃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贵妃位,只是这贵妃位又有什么用呢,人都没了,空有一个贵妃的位份。在她活着的时候,基本不会当上贵妃,倒是死了,能做上贵妃。

虽然忻贵妃生前并不那么得人喜欢,但是如今林彦彦也是感叹,这一辈子,为了家族荣耀和一个贵妃的位份,最后搭上了性命,如果再让忻贵妃做一次选择,她是不是会选择和八公主一起好好的活下去。

林彦彦给忻贵妃打点遗物的时候,发现她的一些用品还是嫔位的规格,因为虽然封妃,还没有行册封礼,很多东西都是嫔位的规格。在忻贵妃薨逝三个月后,豫妃自己行了妃位的册封礼。也就是说忻贵妃甚至连妃位的金册和金宝都没有。忻贵妃也是乾隆朝第一个死后位份定在贵妃的嫔妃。

忻贵妃留下了一个八公主,八公主从小体弱多病,一直在吃药,如今又没了母亲,当真是可怜。

皇上命人把八公主送到豫妃的宫里,由豫妃代为抚养,豫妃之前小产过,也算弥补她小产的伤痛。

林彦彦看得出来,颖妃也想要抚养八公主,颖妃一直还算得宠,但是一直没有子嗣,也没有像舒妃和庆妃□□,所以在景仁宫也是一直寂寞。

林彦彦:“看得出来,你也喜欢八公主,怎么不和皇上提议,你来抚养。皇上心里有你,未必会不同意。”

颖妃:“我何尝不想有个孩子傍身,只是八公主的生母是忻贵妃,和我们素来不睦,而且八公主自小体弱多病,我没养过孩子,不知道能否照顾得当,便放弃了这个想法。如今八公主养在延禧宫也好,豫妃之前小产,一直郁郁寡欢,皇上也是为了安抚豫妃,豫妃对待八公主也能悉心照顾。”

令贵妃:“颖妃妹妹莫急,你的宠爱多,早晚会有孩子的。”

庆妃:“听说永常在得知忻贵妃薨逝,日日在咸福宫弹琴奏乐,就连咸福宫主位愉妃也劝不住。”

林彦彦:“这永常在的性子还真是古怪,人还在禁足,绿头牌还没有被恢复,竟然还敢这么放肆。”

令贵妃:“皇上得知,派人训斥了永常在,怕是这永常在彻底失宠了,这两个人互相斗,结果一个丢了命,一个失了宠,何苦呢。”

虽然林彦彦知道这永常在不会永远失宠,只是暂时,这永常在是被禁足在咸福宫不得出来了。

舒妃:“马上就到了皇后娘娘的四十千秋,不知道皇上打算要怎么庆祝?怎么这宫里一点动静也没有?”

令贵妃:“皇上只是命人分派喇嘛一百八十名,到时候在雍和宫大殿念无量寿佛经,其余的庆典,皇上说最近要准备明年的南巡事宜,所以到时候只在翊坤宫陪皇后用膳。”

庆妃:“这好歹也是皇后的四十千秋,如此草率,怕是皇后的心里更过意不去了。”

明年就是乾隆三十年,而现在皇上正在准备南巡的事宜,怕是过了年下,就要再次南巡。而这次南巡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事件,继后断发事件。这件事在后来成为历史的谜题,谁也不知道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今皇后的四十岁生辰马上就到了,皇上却以准备南巡为理由,不给皇后过生辰,皇后心里难过是必然的,这一件一件堆积起来,才导致乾隆三十年的那场悲剧吧。

不过寿辰就罢了,接下来的事情,让皇后更加的受不了。十一阿哥永瑆和十二阿哥永璂也到了挑选福晋的年纪。皇上同皇后和舒妃,为这两位阿哥选择福晋。

十一阿哥永瑆是淑嘉皇贵妃留下的血脉,而且很得皇上喜欢,是除了五阿哥以外最聪慧的皇子。皇上自然看重。十二阿哥是现在唯一的嫡子,谁能成为十二阿哥的福晋也是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后。所以满朝文武以及后宫嫔妃都在注视着,十二阿哥的福晋究竟是哪家的格格。

皇上听从了舒妃的建议,把舒妃姐姐叶赫那拉氏和傅恒的女儿赐婚给十一阿哥永瑆作为嫡福晋。傅恒是孝贤皇后的亲弟弟,叶赫那拉氏是舒妃的亲姐姐,永瑆又养在舒妃名下,这是亲上加亲的好事。而且皇上对富察氏一族向来优待,很多人都以为皇上会把傅恒的女儿赐给嫡子,但是却赐给了永瑆。

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十二阿哥永璂的嫡福晋,皇上竟然把蒙古阿巴噶部亲王多罗郡王索诺木喇布坦之女博尔济吉特氏赐给永璂做嫡福晋。

乾隆的众多皇子,只有三阿哥永璋的嫡福晋是博尔济吉特氏,但是永璋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是和硕淑慎公主的之女,也是清朝皇室成员的后代,可是永璂嫡福晋只是一个蒙古亲王的女儿而已。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